研究生就业?大家怎么看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研究生就业的一些知识点,和很多研究生毕业回到老家上班,大家怎么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二本大学生考研好还是就业好,有什么建议值得分享研究生毕业是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研究生就业的一些知识点,和很多研究生毕业回到老家上班,大家怎么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二本大学生考研好还是就业好,有什么建议值得分享
  2. 研究生毕业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农村
  3. 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
  4. 清华、北大研究生毕业生都去哪了
  5. 很多研究生毕业回到老家上班,大家怎么看

二本大学生考研好还是就业好,有什么建议值得分享

谢邀。

如果你在十年前问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分学科、分专业来看的,但是如果说是当下的话,我还是比较建议你考个研究生的,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全国大学生持续扩招。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学生越来越多,导致大学学历含金量持续降低,再加上你本科也不是很出众(虽然你可能个人能力不俗,但是毕竟在面试之前,学历有一定的制约),如果直接毕业就业的话,难度还是不小的;或者说,找到好工作的概率相对会更低。

其次,现在好多的职位对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应聘者就需要更多的知识体系和实操能力以及相关实习经验支撑,换句话说就需要更高的学历支撑,也就出现了好多应聘要求里的硬性选项:学历为硕士文凭及其以上。所以如果你想有一个更高的平台或者更优的薪金待遇,那我建议你还是先考个研究生吧。

再次,二本毕业生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和很好的发展,但是相对的比例是不太高的;还有就是你的上升空间其实相对来说比较有限或者是比较缓慢的(相对硕士研究生来说),所以到底考不考研,取决于你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太累,且觉得小富即安即可,那我觉得直接就业也好;但是如果你的志向比较远大的话,那我觉得你可以尝试下考研。

最后说下,不是说你直接就业就一定不能飞黄腾达,也不是说你考完研之后就能平步青云,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你如果读了研,相对来说就业机会会更多、薪金待遇会更好且发展前景会更好些。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研究生毕业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农村

恕我直言,还是留在城市,并且是大城市。为了自身的发展,大城市你能发挥的地方很多,更重要的是,大城市你能学到的更多。

我就是一个例子。大学毕业我找到了一份特别好的工作,是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并且现在更牛,但是当时由于自己的短视,所有放弃了那么好的工作和城市,回到了自己的小城市发展,以为这样是为家乡做贡献。事实是,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后悔当年的决定。

其实不是因为到小城市没有自己发展的空间,而是能学习到的东西和享受的资源真的太少了,刚回来的时候我也是满腔热血,但是回来后发展,跟你志同道合的人很少,理解你想法的人很好,能看懂你做法的人也很少。一开始我以为我另类,我格格不入,不被同事看上,不被领导重视。后来我才知道,有一种除了技能意外的东西教做人情。

小地方特别重视人情,你得会溜须拍马,你得会左右逢源。而不是重视你的真才实学。

也许我这个是个例,但是每个地方真的重视人才的程度不一样。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慎重选择。因为一次选择可能影响的就是你的一生。

如果有才能南方企业更重视人才的发展,尽量往南去。也许人生不一样,可能会很累,很辛苦,但是一定会学到很多,等有了人生技能和第一桶金,再回农村发展也不迟,刚毕业就回去,实在不建议。还是多去学习,历练比较好。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

毕业生工资排名往往能够显示出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认可度,也能够显示出一个专业的发展前景。

美国知名调查机构Payscale发布了2017年大学硕士专业毕业生薪资排行榜,一起来看看TOP100~

在美国,学习哪个研究生专业毕业后最挣钱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提供一份基于毕业生薪酬的专业排行榜,本排名来源于PayScale,本排名将每个专业的职业早期薪水和职业中期薪水进行了总结,另外,本排名对于一些相近专业的薪水差异分别进行统计,有在纠结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这个哦!

在本次的排名中,麻醉护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运筹学三个专业毕业薪酬名列前三,表现抢眼。从本次榜单可以看出,毕业薪酬名列前茅的专业多为理工科专业。

选啥专业?2017PayScale美硕士专业薪水排行!

至于跨专业难不难

如果你有兴趣+很强烈的考研愿望,那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利益相关:高中理科生,本科商科,硕士文科。

大部分人高考选专业可能不是自己的选择,更多的是听父母或者所谓专家的安排,四年读下来才发现永远都不可能和你的专业擦出爱情的火花,靠意念维持这份风一吹就断的关系,于是大三的你幡然醒悟,不!我要追求我自己的真爱!!

于是你就看到了这篇文章。

回想起来一年前前我也是焦急地寻找这类的问题,希望有个心理安慰,现在回来答题,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好了,切入正题。下面来先看几个问题吧。

跨专业考研,首先问问自己:

1.为什么跨专业?

2.你对想要跨考的专业了解多少?

3.你所报考的院校此专业报录比如何?

4.有没有看过历年真题?适合自己吗?

5.转行的决心有多大?是否决定以后的择业的大方向都是未来的专业?

同样的,几个必要的普适性问题:

1.为什么考研?

2.有多大的决心?给自己退路了吗?

3.如果今年失败,后悔吗?再来还是工作?

4.未来2-3年是否愿意搞研究写论文?

5.你对研究生生活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最后是几个考研+跨专业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资料和信息都搜集全了吗?

2.如何规划这一年左右的备考作息?

3.你凭什么能考上研究生?和别人比的优势?(考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过去的履历是清零的。所以优势与否在于信息是否对称,决心是否坚定,态度是否端正,方法是否恰当)

4.跨专业和别人比的劣势在哪?是否接受?如何弥补?

5.口口声声说兴趣,如果让你静下心研究,看很多专业书,是否还能耐下心?比本专业的人少看的四年书能否愿意在考上后的空余时间补完?

这些问题基本上没有标准答案,看的是你对自我的认识够不够,定位准不准确。

如果你是18考研,看看这些问题,是否能答上来。如果可以并符合事实,那踏踏实实走下去,录取是必然的。

考研中有些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并且问烂的,例如

1.跨专业考研难不难?

2.本科院校不好,考研(211/985)难不难?

3.跨专业考研复试会不会受到歧视?

4.本科院校不好,考研复试(211/985)会不会受到歧视?

5.还有半年考研,现在准备是不是来不及?

我想说,既然你已经问了,或者想了解,那答案多半在你心中就是:

难,会歧视,来不及。

这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也恐怕是普遍现象。但是难道你就不去考了吗?难道就没有人成功吗?

你可以认为这是鸡汤,但是就像是哪个谁所说的,总有人成功,为什么不是我?

考研绝对不是拼过去,而是拼未来。本专业的优势也只是书本以前看过学过,考试的内容大家都一样,特别难的大家都不会,简单的所有人都会,拼的就是中等偏下+中等偏上的。

中等偏下的题目只要你认真复习,那是一定会的,同理,认真复习的本专业学生也是一定会的。

中等偏上的题目如果你复习的不认真,你大概是不会的,如果你复习的方法不对(没有研究真题特点),你大概也是不会的。

这么看来,好好学习的本专业学生,在中等偏上下的题目占优势。因为他们和专业相关补充涉及的更多,这是不可争的事实。

那如果你认真复习+方法得当呢?

你大概还是可能拼不过那些努力复习方法得当的本专业学生,(注意是可能),但是你肯定能超过那些

1.和你一样跨考的,没你努力的

2.和你一样跨考的,没你方法得当的

3.本专业的学渣(本科不怎么认真,比如我原专业hhh)同理第1/2条

4.本专业的,没你努力的

5.本专业的,没你方法得当的

再次重复一遍,你只要不是特别笨,会灵活选择方法,研究好真题和目标院校,你除了最难的题+中等偏上的(可能)做不出来以外,其它是肯定没问题的。

那你比不过谁呢?

(可能)比不过本科学霸+复习到位+方法得当的真学霸。

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当然很好的院校是要顶尖的学生,但是大部分学校不会只收一个两个,你也不是要考第一名,也不是要考满分,干嘛给自己整那么大压力呢?

当然了,该努力就得努力。考研是应试,但是应试不是死读书。

死读书很痛苦的,把死变成活的办法就是兴趣+方法。

最后,你问我跨专业考研难不难。

就我个人薄见,

不难。甚至简单点出乎我意料。

但是跨专业难不难?

难!太难了,你要考研,恶补专业知识,理清人际关系,有个健康良好的心态,出来工作后不动摇……

ps,这真的不是鸡汤

每天问下自己,为什么不能是我之后

记得问问,为什么要是我?

清华、北大研究生毕业生都去哪了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历来被誉为我国大学的塔尖,不知道是多少考生梦寐以求的地方,那么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他们是不是不负众望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顶尖人才应有的作用?我们以2018届毕业生为例,来看一下具体情况。

我们首先明确一下概念,“研究生”应该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过我们一般都把“硕士研究生”称为“研究生”,而把“博士研究生”称为“博士”,我们就沿用通常的说法,这里的“研究生”是针对“硕士研究生”来说的。

清华大学2018届共有硕士毕业生2518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34.8%,就业率高达99.3%,其中深造的人数253人,占比10.2%;就业的人数2205,占比89.1%;未就业18人,占比0.7%。看来,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就业,其次是深造,只有非常少的人未定。

深造方面:清华大学2018届所有毕业生出国深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6.5%,其中首选目标的确分别为美国、英国、香港地区,有超六成的学生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也就是说出国深造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了世界知名大学进一步就读。

就业方面:清华大学毕业生签三方就业单位以企业为主,主要分散在民营企业、高校和科研及其他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行业方面主要集中在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育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其中硕士研究在在企业就业的最多。

北京大学本部2018年共有硕士毕业生3614,占总毕业生人数的47.88%,就业率达99.25%,其中出国深造人数占总硕士研究生的5.45%,签订就业协议的占比是52.38%,灵活就业的占比是38.43%,未就业的1.97%。

深造方面:北京大学出国深造比例比清华大学要少,首选目标则和清华大学一样,也是美国、英国、香港地区,部分学生到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地。这些学生也是大部分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知名大学就读深造。

就业方面:毕业生主要在企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集中在公共管理、金融业、信息传输、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行业。其中硕士研究生在企业就业最多。

这两所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不少共性的特征,比如都是以就业为主,大多以企业为主,其中多是国有企业。出国深造都是集中在美国、英国、香港,大多进入世界前50位的知名大学就读。就业行业都有公共管理、科研与技术服务业等。地域方面都是比较分散。事实证明,这两所大学的毕业生分布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国家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经常看到一些言论,就是针对清华北大毕业生出国深造的,有些人认为我国的这两所高等学府正在为外国培养人才。我觉得这种看法是有些片面的,毋庸置疑有些国家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水平比国内更好更高,这些人追求更高的平台去发展,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既不悖情也不违法。这些人无论在哪里,他们都是中国人,当年我们国家和民族深陷灾难,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才匮乏,不是有那么多人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来搞建设吗?现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回国创业的人不是也越来越多吗?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国家和平安定,发展迅速,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滚滚,为了吸引国外留学的人才回国创业,国家也制定了种种优惠政策,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能在国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方天地,大展拳脚,大显身手。

很多研究生毕业回到老家上班,大家怎么看

研究生毕业回老家上班,这很正常。

1,北上广工作机会多发展可能性大,老家工作选择少但是工作幸福感高,各有各的好。

北上广一线城市有最多的外来人口,在足够多的从业者补充劳动力市场时,不仅激发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且也让争取机会变得更加的公平。如果肯做巧做,遇到好的时机,会有意想不到的突破。但是北上广有户籍壁垒,房价可能掏空三个钱包也攒不出首付,租房交通成本高昂,独自一人漂泊在外,有工作没生活。

老家相对工作机会少,工资也低,但是能和父母朝夕相处,生活成本低,购房更容易,工作强度也低,有更多的时间心情享受亲情友情爱情。

2,有较好学历基础的研究生选择回老家上班,是个人的职业诉求。

既然工作各有各的好处,那么选择什么工作,就是看个人如何看待工作对自己的好处。喜欢和父母一起,在更加熟悉的圈子工作生活,建设家乡,求仁得仁,又有何求?

3,世界是多样的,也因为多样而美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哪里工作,跟随内心做出的选择,就是体现世界多样性的。

现在的世界到底是更好,还是更坏?食物更加丰富,有更多的放松的消遣,人们的财产越来越多,这样就更更好了吗?还是有更多娱悦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发挥个人特长,才是更好?我不知道答案,但我觉得,如果世界是多彩多样的,那是好的;如果允许每个人以自己本来的样子呈现就可以活得自在而进行,那定是好的。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那么,可以做自己。

研究生就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很多研究生毕业回到老家上班,大家怎么看、研究生就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55329918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zxsgy.com/7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