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是哪国人(康姓的历史人物)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康德是哪国人的一些知识点,和康姓的历史人物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道德经》是本什么书Ⅴ认证,刘捷民,回答,用一句话耒表述,《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构成的。其中道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道家文化的代表作是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康德是哪国人的一些知识点,和康姓的历史人物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经》是本什么书

Ⅴ认证,刘捷民,回答,

用一句话耒表述,《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构成的。其中道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道家文化的代表作是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的核心是”道″。按”道″办事就是”德”。

什么是”道″啊?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是指阴阳。阴阳就是”道″。

“道”,有二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

“道″,是指阴阳互相转化的规律。

笫二层含义,

阴阳互相转化的规律是宇宙的大道理。

《道德经》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宇宙的本质。

宇宙的本质是什么?

宇宙的本质是物质。依据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物质是可以一分为二的。物质可以分为阳性物质和阴性物质。

什么是阳性物质?

阳性物质,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是指一切看得见的物质,是指一切实物性物质,是指一切明物质。例如房子,汽车,大山,河流等都属于阳性物质。

什么是阴性物质?

阴性物质,是指一切无形的物质,是指一切看不见的物质,是指一切非实物性物质,是指一切暗物质。例如,时间,空间,信息,能量,磁场,人的意识等等都属于阴性物质。

从这个角度上看,整个宇宙是由阳性物质和阴性物质组成的统一体。

天津《南开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生,

文化领域创作者,刘捷民。

2020年6月13日

备注(申请黄v认证)。

康姓的由来从哪朝开始有的

康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在中国姓氏排名中,居第75位。分布广泛,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为多,这五省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63%。

康姓最早由姬姓分衍而来,这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西周时代。

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周武王姬发有个同母的弟弟叫姬封,西周初被封于康城,这就是后来的康叔。周公姬旦扫平武庚和三监叛乱后,为了更有效地治理殷商遗民,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姬封,建立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卫成为当时大国之一。

姬封仁政爱民,治国有方,为民众所爱戴和拥护,死后谥号“康”,寓有“使民安康”之意,这是对他生平事迹的一种褒扬,此后,子孙便取其谥号为姓,这是康姓的最早来源。即朝歌(淇县)是康姓的发源地。另:据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由桑君编著的《新百家姓》记载康姓的由来,康姓正宗起源于谥号,周公旦平“三监”,武庚之乱以后,封小弟姬封在殷墟一带,建立卫国,让他管理那里的“殷氏七族”。

由于他按周公的嘱咐办事,治国很有成效,周成王便任命他为周朝的司寇。他死后,谥号为“康”,意思是能够“令发安康”。他的庶子以谥号为姓,称康氏。

东周时期,有周定王之同母弟刘康公者,康为其名,后世子孙取以为姓,也称康氏,这支康姓的得来距今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

康氏姓源,除了姬姓的后裔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支,即汉朝时臣服于我国的西域康居国。《梁书·康绚传》载:“汉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其后氏焉,望出京兆、东平、会稽。”这一支来自西域的康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100年以前大汉声威远播之时,虽然出自异域,但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宋代,康氏人口又汇入“匡”氏的一支。这是由于北宋初年,其祖为避太祖名讳,“匡”姓一度改为字形相似的“主”姓。但政和年间,朝廷又认为主姓岂能民姓中所有,遂令其再度改为“康”姓或“正”姓。康姓在少数民族中也广泛的存在着。《隋书》载:“突厥亦有康姓”,此外,金时女真人纳喇(亦作纳兰)氏、清时满洲八旗赫舍里氏、达斡尔族华力提氏汉姓为康,还有瑶、彝、蒙古、东乡、土家、回、羌、朝鲜等族均有康姓。

周公姬旦兴师平定武庚和“三监”的叛乱之后,康叔被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当时的卫国,在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幅员甚大。都城最初定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康氏子孙一代代在此相传。后来,卫国又曾几次迁都:卫文公时迁都楚邱(今河南浚县与濮阳之间);卫成公又于公元前629年,渡过黄河,徙都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的颛顼城);公元前254年卫国为魏国(西周时分封的今山西省境的诸侯国)所灭,成为魏的附庸,秦战败魏后,卫被迫迁到了野王(今河南沁阳)。

几次迁都,使得康姓后世在更大范围内生息繁衍,由黄河以北逐步播迁到黄河以南。当然春秋战国时代康氏子孙的活动区域还是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这期间,康叔的后代繁衍成了好几个姓氏,除了以谥号为氏的康姓之外,还有以国为氏的卫姓,乃至“本自卫之公族,以非正嫡,号庶氏”的庶姓等等。

先秦时期,康姓还主要分布在河南境内,但其子孙至秦代已经开始向西、向东繁衍播迁,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即古代京兆及东平一带的望族。汉代,康氏有北迁至河北等省者,也有南迁到江浙一带的。汉代初期,康居国遣王子待诏河西,逗留不去,其后子孙以康为姓。

这支康姓人口相对较少,居住集中,初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南下湖北,东南移民安徽与浙江。魏晋之际,逢陇右战乱,河西康氏(康居国王子的后裔)徙居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形成当地一大望族,后渐向东南迁移。

到南朝宋康穆时,他又带领家族三千余人迁湖北襄阳之岘南,这一支康姓世代显赫,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发源于北方的康氏,早在唐代初叶就渡江迁到了江苏和浙江一带。有史记载的是唐玄宗时期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县)康植,曾因功被封为泰山县男,这一支康氏自此定居于苏北。

传到了第三代的康日知时,又以功被唐德宗封为会稽郡王,于是举家再度南迁,到了现在浙江省绍兴市定居,逐渐繁衍成为当地望族。到康日知的儿子康志睦时,因战功被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号。这一支的康氏子孙繁衍不息,日渐壮大,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绍兴则成为了南方各地康姓迁徙的主源,此后南方各地的康姓人家,大多来自浙江绍兴。

至唐代,康姓已散居今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地。唐宋时,康氏已播迁全国。宋代更是大放光芒。当时康姓人口约近1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85位。康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形成以中原的河南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分布。

同时,由北方迁居江苏、浙江的康氏,又继续播迁,迁居福建、广东等地。这段时期著名的康姓家族和名人很多,有跟随宋王室南征北战,出仕居官的洛阳康再遇家族;有以军功而声名显著的河北蔚州康延泽家族;还有以诗词供奉朝廷,才华横溢的滑州人康与之以及战场上誓死力抗金军的康杰等。

北宋末年到元代,北方战乱频仍,时局动荡,故有许多康姓人士徙迁南方安居。明代康姓大约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99位,分徙于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载入史册。陕西为康姓第一大省。

宋元明600余年,康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西北部、东南地区迁移。全国形成以秦晋为中心的康姓聚居区。此时期较为著名的康姓家族有湖北蕲春康茂才家族,此外乾州康汝楫家族社会地位也很高。明人康顺闰随母从福建龙海县紫泥乡迁入潮汕地区,落籍于潮阳黄陇都崎沟村(今两英),成为康姓入潮的始祖,至今已有四百多年。

从清代开始,闽、粤康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现在康姓几乎遍布于全岛的每一个角落。据台湾省文献会表示,康姓在台湾为第79个大姓,以屏东和嘉南地区最多,台北、苗栗、台中等地方也相当不少。

在中国历史上,康姓出现了许多名人。二十四史中,康姓单独列传者有36个;《中国人名大词典》收录了民国以前的康姓名人62个。

较著名的有三国时高僧康僧会,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吴人康泰;唐代琵琶演奏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的康昆仑;后唐杰出将领康保裔;南宋词人康与之;元代剧作家康进之;明初大将康茂才和文学家康海以及清代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等。今天,康姓子孙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他们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为世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正在做出着自己卓越的贡献。

昔日商都朝歌—淇县,是康姓最早的发源地,位于华北平原南部,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西依太行与林州市连山,南与卫辉市接壤,北与鹤壁市郊区毗邻。地貌多姿,“肘山腋水,地形爽垲”,西部为山丘地形,东部为平原泊洼地区,有著名的良相泊滞洪区。

最低点为淇、卫河汇流口,海拔63.8米。淇县境内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总面积5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2920亩,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淇河鲫鱼、缠丝鸭蛋、软核蜜枣(也称无核枣),被誉为淇县“三珍”,历史上曾为皇帝贡品。

有关康姓的古迹名胜,河南省境内有淇县城关镇的卫国故城,附近还发现有三个商代冶铁、制骨作坊遗址;淇县耿家湾的武公祠,相传为卫民感卫武公治卫有方而建;淇县北的邑励坛,相传为卫康叔建;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曾经是明末清初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康百万的私人住所,现在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

外省名胜有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康有为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旁还建有康有为书学院,由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文联与丹灶镇政府联合筹办;山东省青岛市有康有为纪念馆,该馆由康有为晚年寓所改建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姓后人的寻根联谊活动,虽然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但是对于康姓名人――康有为的追悼、纪念活动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2002年12月24日,由山东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和青岛国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康有为寓居青岛80周年暨廖克云山水画展”在康有为故居开幕。此后于2003年4月4日,青岛市又在康有为故居举行了康有为铜像安放仪式暨康有为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及该市的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及从台湾、香港赶来的康有为的孙子康保延、外孙何康乐和庞田中参加了此次安放仪式和学术研讨会。

2004年9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委、佛山南海区丹灶镇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首届康有为文化节。其系列活动之一,在康有为的故乡——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举行的南海康有为书学院成立暨“康有为杯”书法大赛颁奖仪式的成为此次活动的亮点。

“根”是中华民族历来都重视的。

“木本水源”,“落叶归根”是中国人几千年来艮久不变的心愿,同祖同根历来是被人们所珍视的。我们探求康姓历史的来龙去脉,寻找它的昨天、今天,就是展示明天,世界各地康姓人士将会在“根”的引导下,沿着祖先光辉的足迹,携手共进,去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康姓源流

1、起源

从历史文献上考证,康姓的形成来源于四条干支的汇入:

其一、康姓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

康姓最早源自姬姓,今世康姓子孙的姬氏,姓源有两个。

其一是周时卫国康叔。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姓苑》等书记载,汉族的康姓,出现于距今3000多年以前,他们的始祖是卫国的康叔。康叔,本名姬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幼弟,谥号为康,史称康叔。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将其打败后,纣王鹿台自焚,周朝建立。

此后,为表示不灭商之意,武王把殷纣的遗民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管辖,让他与诸侯同位,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便奉祀先祖,世代相传。为防止叛乱,武王便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亳〈今山东曹县南〉封给纣王子武庚,并以殷都〈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以东为卫,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在今河南新乡西北〉,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邺〈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邺城镇〉,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监视并辅佐武庚禄父,安抚百姓。

武王逝世后,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曾助武王伐纣灭商)便代替成王主掌国事。管叔、蔡叔、霍叔等怀疑周公旦,武庚也认为有机可乘,三监便联合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攻打成周。周公旦托成王之命组织军队讨伐殷国,杀死武庚和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之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

这时,关于殷商遗民的治理问题变得十分棘手。如果安置不妥,便后患无穷。周公旦经过反复衡量比较,认为只有康叔的能力和德行才可以服众,才最有可能治理好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于是他最后决定,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陶氏、施氏、繁氏、?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即商朝的旧都殷墟,建立卫国,仍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卫成为当时大国,地位比以前更加崇高。周公旦担忧康叔年轻,难以维持统治,反复告诫康叔:“你一定找到殷朝有才德、有威望、有经验的人,向他们了解殷朝兴衰成败的历史,并务必关心爱护自己的百姓。”周公旦还按照匠人制作木器必用规矩的道理,撰写了《梓材》,还有《康诰》、《酒诰》等篇作为治国者用以效法的准则,并以之教导康叔。

后来康叔果然不负众望,把王国治理得很好。他借鉴殷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爱惜民力,使用这些准则治理封国,安定敦睦他的人民,因而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康叔的声誉日隆,到周成王长大亲政之时,被举用为司寇(掌管全国刑法的最高官员),权位高于其他诸侯。成王还把许多宝器祭器赐给他,用以表彰康叔的德行。

卫康叔死后,谥号康。这个康字,包含了“使民安乐”的意思,是对他的一种肯定。此后,卫康叔的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氏(一说是封地为姓),骄傲地称自己为康氏,史称康姓正宗。这段经过,《书经》的序文上也有记载,其内容大致为:“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同时以“康诰”为该经的一个篇名。

康姓的第二个受姓祖先是刘康公。东周周顷王(公元前618年~前613年在位)时封王季子(周定王之弟,姬姓)于刘累古封地刘城,谥号康,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也有支系姓康者。这支姬姓康氏距今也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

其二、来自汉朝时臣服于我国的西域康居国

《梁书·康绚传》记载,“汉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其后氏焉,望出京兆、东平、会稽。

”这一支来自西域的康氏,距今已经有大约2100年的历史。当时汉朝国势正盛,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快了大汉天子的声名远播,西域康居国(亦称康里)派遣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表示对汉朝皇帝臣服的诚心,那位王子到达之后就在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留居待诏,后来定居河西,子孙世代繁衍,后代以康为姓,日久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跟汉族没有丝毫分别。

上面提到的《梁史》中有传的康绚就是一例。《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说:晋时陇右乱,康绚祖先迁居蓝田(今陕西蓝田),康绚曾祖康坚为苻坚太子詹事,生子穆。后来,康穆又率康氏家族迁居于襄阳的岘地,朝廷专门为其设华山郡蓝田县以安置,南朝宋时康穆还被任命为秦、梁二州的刺使。

康穆有二子,长子名元龙(康绚的伯父),次子名元抚(康绚的父亲),两人相继被推选为华山太守。到康绚时,家族世代显赫,他自己也做到了司州刺使的高位。华夏西域康居国的后人还有不少,三国时高僧康僧会以及唐代德宗贞元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其祖先也是康居国(西域城国)人。

康居王子所定居的河西,指的是黄河以西的甘肃、青海等地,也就是说,这一支外来的康氏,主要是繁衍于中国的西北一带。关于这个康居国,《汉书?西域传》云其“去长安万二千里”。我们根据《汉书》、《旧唐书》的相关记载,可推断其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原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地区撒马拉罕一带。

汉成帝时康居国王曾遣王子入汉。他们跟当时的大月氏属于同种,在汉朝初年国势颇盛,拥有现在新疆北境以及苏俄的中亚之地。到了晋朝之时,他们对于中国仍然十分归顺,曾经遣使入朝。隋唐时这个国家依然存在,被称为康国,是“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是康居国人的后裔,最初居住在甘肃省祁连山以北的昭武城,今甘肃张掖附近。

西汉时,为匈奴人所迫,西迁至葱岭一带,建立了康国、安国、曹国、石国、米国、何国、火寻国、戊地国、史国等九个国家。隋唐时,他们分布在今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为了表示对故地的怀念,他们以昭武为姓,史称“昭武九姓”)之一。“昭武九姓”中的康氏名人有汉代的康孟详,唐代的将军康留买、康达、康洛以及富商康谦等。

源自康居国的康氏,虽然不是汉族人,但仍然源远流长,值得自傲。

其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为避其名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北宋初年,为避太祖名讳,“匡”姓一度改为字形相似的“主”姓。但政和年间,朝廷又认为民姓中有主姓,大为不妥,遂令其再度改为“康”姓或“正”姓。

《古今姓氏书辩证》云:“本朝避太祖庙讳,改匡氏为主姓,政和间以民姓主嫌,并改为康姓”,“太祖皇帝讳上一字,其地乃孔子所畏者。宋改为主姓。政和中多忌讳,官文书不得以主为人姓,又改曰康氏”,正是对这一史实的记录。北宋以后,有的康姓恢复了祖姓,仍为匡氏。

根据目前存在的一本衡山(位于湖南省衡山县)康氏族谱,我们可以知道这支康氏即是宋时改姓而来。谱中说自己本是姓匡的,因为祖上正巧在宋朝作了官,而匡姓跟宋太祖的名字有了某种程度的重叠,读音相近的康便成了最佳选择。这一支康姓分居三大处,分别是江西安福、卢陵和衡山以及重庆云阳。

其四、出自少数民族

据《隋书》所载:“突厥亦有康姓”。突厥是指公元六世纪于金山(在今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一带的游牧部落。西魏时在今鄂尔浑河流域建立政权,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隋之前疆域最广,东至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西达西海(今里海),南到阿姆河南,北过贝加尔湖。

势力曾经推到了我国广大的北方草原和西北广大地区。唐朝西域突厥族康姓,移民西北和四川进入中原,最后成为汉族康姓,像隋唐之际突厥大将康鞘利就是一例。据说唐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的父亲也为康姓。据《新唐书》载:安禄山(703~757),营州(今辽宁朝阳市)人。

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其父早死,自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部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之子思顺、文贞等约为兄弟,一起逃离突厥,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另外金时女真人纳喇(亦作纳兰)氏,清时满洲八旗赫舍里氏,达斡尔族华力提氏汉姓为康。

还有瑶、彝、蒙古、东乡、土家、回、羌、朝鲜等族均有康姓。

2、播迁

康叔被封于卫国,当时的卫国,是在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幅员相当广大。而康叔则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即商朝的旧都殷墟(今河南淇县),以后卫国国都又向东迁至曹(今河南滑县旧城以东),康氏子孙一代代在此相传。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又曾几次迁都:康叔的后代卫懿公在位时(前668~前661),卫国被北方少数民族“狄”所灭,卫文公被齐桓公立为国君,靠齐的帮助迁都楚邱(今河南浚县与濮阳之间),从此成为小国;卫成公(前634~前600年)在位时,又于公元前629年,徙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的颛顼城);公元前254年为魏(西周时分封的今山西省境的诸侯国)所灭,成为魏的附庸,后来秦战败魏国,将他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秦的附庸。

康叔的后代传到四十余代时,秦始皇统一中国,卫国被秦国所消灭。在漫长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虽然未曾称雄称霸,与其他诸候一较长短,但是,它的寿祚却特别长。从康叔至君角共历854年,其中在朝歌为都403年,传世15代20君。这期间,康叔的后代繁衍成了好几个姓氏,除了以谥为氏的康姓之外,还有以国为氏的卫姓,乃至“本自卫之公族,以非正嫡,号庶氏”的庶姓等等,因此,康氏的兄弟之姓,是相当不少的。

屡次都城的迁徙,使得康氏后世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息繁衍,由黄河以北逐步播迁到黄河以南。从康氏早期播迁的足迹上,亦不难看出康氏早期播迁源于卫都的迁移,当然康氏子孙的活动区域此时期还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秦代开始,康氏子孙已经向西、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即古代京兆及东平一带的望族,并形成京兆、东平两大郡望。

汉代,康氏有北迁至今河北等省者,也有南迁到江浙一带的。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汉代初期政府在西部边疆置都护,西域各国来朝,康居国亦遣王子待诏河西,因留不去,其后子孙以康为姓。这支康姓人口相对较少,居住集中,初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南下湖北,东南移民安徽与浙江。

三国时期著名的康姓人物有康泰,吴国人,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约在吴黄武五年(226)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曾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归国后撰有《吴时外国传》。另外还有高僧康僧会,其祖先是康居国(西域城国)人,世居天竺。

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双亲并亡,服满出家,立志东游弘法。于吴赤乌十年(247,一作赤乌四年)来到建业(当时东吴的都城),营造茅屋,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从此,江左一带佛法兴起。

魏晋之际,逢陇右战乱,河西康氏(康居国王子的后裔)徙居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形成当地一大望族,后渐向东南迁移。

到南朝宋康穆时,他又带领家族三千余人迁湖北襄阳之岘南,朝廷专门为之设华山郡蓝田县,用以安置康氏族众,并任命康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二子元龙、元抚相继被推选为华山太守,孙康绚亦是司州刺使。康穆一支遂世代显赫,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总体说来,隋唐以前,康姓的分布还是以北方为主,且呈点状分布,即河南、陕西、山东以及河西走廊一带较多,其它地方较少。

唐、五代时期唐代初、中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有康姓人因为做官移居南方,像唐玄宗时期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县)康植曾因功被封为泰山县男,当时的泰山县,就是现在的泰县(今江苏泰州市),这一家康氏,自此定居于苏北。

传到了第三代的康日知之时,又以功被唐德宗封为会稽郡王,于是举家再度南迁,到了现在绍兴县(今浙江绍兴市)定居。康日知子康志睦身材魁梧,善于骑射,官大将军。后来讨平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号。

这一支的康氏子孙发展繁衍,日渐壮大,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与此同时,会稽地区的另一个康氏家族也十分有名,那就是康国安家族。康国安的祖父康孝范曾任临海县令,父康英曾任江宁县令。康国安很早就考中进士,在朝廷国子监任职,后来升太学博士,崇文馆学士。有《驳文选异义》二十卷,《康国安集》十卷。

其子康希铣年仅14岁即考中明经,先后六任刺史。著有《康希铣集》二十卷。康希铣的兄弟和儿子也都很有政绩。康氏家族世代以博学多才著称,子孙世代为官,这个家族与灵州迁来的以武功名扬海外的康氏交相辉映,会稽康氏一时享誉全国。他们所居的浙江绍兴则成为了南方各地康姓迁徙的主源,此后南方各地的康姓人家,大多来自浙江绍兴。

唐“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向南迁移,康姓也随之南迁,到五代时,北方社会动乱,战争频仍,更使得这种南迁成为一种潮流,此时,南方的康姓人口已经明显多于北方。

宋元时期唐时,康氏已播迁全国,到宋代,康姓人更是大放光芒。当时康姓人口近15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

19%,排在第85位。河南为康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康姓的26。8%,占河南总人口的0。5%。全国分布主要以河南、陕西、河北、山西、安徽为多,这五省占康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湖北、湖南,这二省又集中了康姓人口的16%。从全国分布情况来看,康姓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形成以中原的河南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分布。

同时,由北方迁居江苏、浙江的康氏,又继续南迁至福建、广东一带。

宋代,康氏中有杰出子弟跟随宋王室南征北战,为国效力,其家族也是显达一时。例如洛阳康再遇一家人。康再遇的父亲康志忠本是后唐军队将领,在讨王都的战役中殒职。康再遇跟随宋太祖开闯天下,出生入死,立下辉煌战功。

后来在征伐李筠时战死。虎父无犬子,其子康保裔也是一名杰出的将领,他作战英勇,功绩显赫,累迁彰国军节度使,出为并州都部署。在与契丹交战时,因为寡不敌众,矢绝殉国。康保裔的子孙在父祖的余荫之下,自此显达。据《宋史》记载: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使,仕至左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严于驭军;子继彬为洛苑使;子继明为内园副使;幼子继宗为西头供奉官;孙康惟一为将作监主簿。

另有宋代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康延泽,也以彪炳的军功而声名显著。其父康福,曾任护国军节度使兼侍中。康福去世后,延泽以荫得补供奉官。太祖乾德年间他被任为晋州刺史,当时正逢全师雄作乱,他以散卒千余人大破贼众三万,晋、遂等州皆平。其兄延沼亦是虎将。太祖亲征太原时,曾以延沼宿将,熟悉边境事务,诏领兵屯潞州。

二人《宋史》皆有传。还有康德舆,河南洛阳人。其父康赞元,曾经以作坊使从曹光实袭击李继迁,获其母妻,擢崇仪使、武州刺使。赞元死后,宋真宗追念其功,将德舆任命为三班奉职,后改任右班殿直、泾原路走马承受,又升为合门祗侯。天圣中,因为出使夏州(今陕西靖边)有功,回来后改任西头供奉官。

由于疏密使曹利用举荐,升为为内殿崇班、河阴兵马都监,后历任原州、庆州知州,益州兵马钤辖、果州团练使、冀州知州、赵州知州等职。最后,死在陈州钤辖的位上。这时期的康姓名人还有以诗词供奉朝廷,以一首题徽宗画像之诗“王辇宸游事已空,尚余奎藻绘春风,年年花鸟无穷恨,尽在苍梧夕照中”而被誉为才华横溢的滑州(今河南滑县)人康与之以及在战场上威风八面,誓死力抗金军英雄人物康杰等,名气都分常响亮。

北宋末年到元代,改朝换代频繁,北方多动荡,故有许多康姓人士徙迁南方安居乐业。

宋代的匡姓,因避帝讳而改康姓,成为康姓新的支脉。像上面提到的衡山康氏,本匡姓,因为祖上正巧在宋朝作了官,为避宋太祖的名字因而改姓康。这支康姓族人迁徙繁衍,后来分居三大处,分别是江西安福、卢陵和衡山以及重庆云阳。

明清时期及清代以后代明代的康姓大约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99位。分布更为广泛,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康姓族人的聚居地。江西泰和、湖南邵阳。

谁看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讲的是什么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

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

在出单行本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以第二版为基准,将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以注释或附录的方式标出。

这部译文沿袭了上述通行做法。

也就是说,根据1968年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的“Akademie-Textausgabe”翻译,以第二版为基准,凡是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文字较少者均以脚注的方式标出,文字较多者则附于合适的地方。

当然,康德对第一版的一些纯然行文风格的改动,因不涉及汉译内容,就不一一标出了。

翻译难,翻译康德难,翻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更难。

难不仅在于康德的著作本身,不仅在于康德的语言和思想,更在于康德的这部著作为国人所熟悉的程度。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汉译版本,在诸多地方甚至直接吸取了这些版本的成功译法。

对所有这些先行者已作出的贡献,译者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更因吸取了这些先行者的研究成果而特致谢意。

译者力求能够在康德的翻译和理解方面有所创新,对一些术语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自知学养有限,“众口难调”,谨欢迎学界和读者提出批评。

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于1781年首次出版。

它是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1788年出版的《实践理性批判》和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

在康德看来,纯粹经验基于经验带给人类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是基于经验,而是“先验”,它假设了人类的自由意志,上帝和道德。

因此,康德试图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

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它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为什么同是战败国,日本死不道歉,德国人却反省的如此彻底

谢谢邀请,关于这个问题,相关讨论和研究已经比较多了。

我闺蜜,先生是德国人,他有一次也说到,真不能理解日本人,现在对二战的评价和态度。从一个德国人的口中说出来,还是觉得有些惊诧。因为那时还不是很熟悉,觉得他是德国人,我们都尽量避免这个话题,没想到他主动提及。

他提到2005年在纳粹“焚书”72周年之际,全德100多个城市数以万计的民众聚集到广场、街头、课堂等各种场所,参加了“被焚作品”朗诵会,他和家人、很多朋友都参加了。

我教授广告学,用的是美国最流行的一本广告学教材,其中讲到广告法,提及到德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中不得来有战争色彩,包括电子游戏,和赠送的儿童游戏产品,以免对下一代产生不良影响。

德国两任总理(勃兰特、科尔)先后跪在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感动了世界,也让德国人再次站了起来。可是日本呢,每年8月15日,全世界都在庆祝二战服利,只有日本政客在参拜靖国神社。

难怪那么多人发问:日本政客不下跪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去参拜被绞死的战犯?

全世界都在期盼日本学一下德国的反思精神。日本人是学德国了,可惜不是学战后德国的反思,而是学希特勒的纳粹行为。前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说曾建议,借鉴1933年希特勒修改德国魏玛宪法,修改日本《和平宪法》,冲破了国际社会早就达成了共识的底线。在强大的压力下,他不得不收回自己的话,但是他抱怨自己是被误解了。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在其文章《日本,听我对你说》中,则记录了他们在日本的经历:他们想对一位出租车司机采访,被拒绝了,他们讲的是英语,以为是语言不通。下车时看到司机不悦,还嘟嘟囔囔,他们想着没有少付钱啊。后来对懂日语的朋友说及经历,发现无意中录下了司机的话,原来那位右翼分子说的是,这两个中国来的讨厌记者,还想采访他,为什么当年大日本皇军不把这些中国人都杀光了?

凤凰网历史频道的几篇文章,分析了德日对二战反思不同的原因:(没有标明作者,我这里综合了一其观点,我以为分析得有一定道理)

1.德日两国的文化思想不同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富于思想、善于思辨的伟大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康德式的哲学家,以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睿智推动了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面对自己民族史上的法西斯及其引发的侵略战争,这个民族进行理性的思考也就自然而然。

反观日本,自古形成的神国观念和天皇崇拜思想,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岛国集团劣根性和愚忠盲从的心理,这种情况下,日本政要对二战历史的认识狭隘、短视也容易理解。他们缺乏应有的政治远见,意识不到,侵略战争只能使国家和民族获小利于一时,终将伏大祸于来日。这是导致日德两国政要对二战历史产生不同态度的深层原因。

2.两国的宗教信仰不同。

德国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基督教徒。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原罪———认罪———赎罪”的说教。对基督徒来说,“原罪———认罪———赎罪”是一个追求理性复归的很自然的过程。他们不但不把“认罪”视为可耻,而且要求认罪者必须真诚“谢罪”,用行动“赎罪”。

日本民族信仰的主要是神道教。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国,国家至上,忠君爱国,这是神道教的基本要求。换言之,对神道教徒来说,天皇和国家从来都是正确的,按天皇的意愿所做所为没有错误和悔罪可言,故而日本人视“认罪”、“谢罪”为耻辱。

正因如此,战后多数日本人不论在战争中蒙受了多大的牺牲和痛苦,都拒绝批评“祖国”和天皇。这样,战后日本政要拒不承认侵略战争罪行,拒不向受害国受害民族道歉、谢罪、赔偿,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3.战后两国反省战争的群众基础不同。

战后,由于德国政府重视对国人特别是下一代进行正确的“二战史观”教育,所以不论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成年人还是年轻人,基于对纳粹罪行的深恶痛绝,他们不仅主动协助政府缉拿漏网战犯,而且不断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与右翼势力进行斗争。

据统计,1979年明确认为纳粹政权是一个罪犯政权的人已占国民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一。德国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对右翼势力的不懈斗争,使德国政治家在反省二战历史时不但没有孤立感,而且感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日本,由于军国主义毒素没有被彻底清除,由于学校教育的一定误导,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保守倾向是非常明显的。例如,1982年《读卖新闻》的舆论调查显示,将侵华战争看作是侵略战争的人不到十分之一;中小学生们在看了《山丹之塔》、《听,冤魂的呼声》等反战影片后,不但不从反战方面来欣赏,反而情不自禁地发誓说:“此仇必报!”“下次一定要打一场胜利的战争!”以致使仗义直言的家永三郎、本多胜一等进步人士不仅受到政府的冷遇、右翼势力的威胁,而且还要忍受来自周围民众类似“卖国贼”一类的谩骂和讽刺。军国主义思想蛰伏于民众意识的底层和民众主流的这种保守主义倾向,为右翼人物乃至战犯重返政坛,为日本政要否认侵略历史,提供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4.盟国对日德两国的战后处理结果和受害国对两国的态度不同。

盟国的纽伦堡审判处死德国甲级战犯12人,东京审判处死日本甲级战犯7人,而且放掉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盟国在欧洲各地审判德国法西斯战犯达8万多人,在亚洲各地被起诉的日本战犯仅有5000多人,而这5000多名日本战犯又几乎全部被提前释放。与此同时,欧洲受纳粹侵略和奴役的国家从未放弃对德战争索赔和追捕漏网战犯,而亚洲受害国家对日本过于宽大,不仅宽恕日本战犯,而且基本放弃对日战争索赔。

这就很容易给日本人造成一种错觉:盟国不惩罚战犯(除7名被处死的甲级战犯外),受害国又不要求战争赔偿,这样的战争能说是侵略战争吗?正因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没有尝到破产的滋味,才使得日本政要失去了负罪感,并公然用否认侵略历史来回报“以德报怨”的亚洲各国人民。

5.近代以来日德两国的侵略史和战后两国政要的个人经历不同。

德国在本世纪上半叶曾两次发动世界大战,四处扩张,疯狂侵略,其结果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战争利益,而且把国家和民族推向毁灭的边缘——国家分裂、支付巨额赔款、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等。这种残酷的事实教育了德国领导人,使他们尤为深刻地感受到了纳粹统治的危害性,认识到靠发动侵略战争来确立德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代价极其昂贵的办法,而应走另外一条道路———和平发展之路。

柏林墙

日本则不同。在明治维新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日本发动了多次对外冲突和侵略战争,除最后一次战争失败外,均以胜利告终。巨额的战争赔款和巨大的殖民地收益,大大加快了日本近代化的步伐;而且尽管最后一次战争失败了,日本也未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使充分尝到了侵略战争甜头而未吃过战败苦头的日本政要,仍梦想重温军国主义老路。

就两国政要的个人经历来看,战后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是战时遭受过纳粹政权迫害的阿登纳,而在波兰犹太人纪念碑前非常一跪的勃兰特总理,在二战中也是一名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积极从事反纳粹活动,一度被希特勒政府剥夺国籍,亡命国外。就是说,在德国当年的法西斯战犯已基本上全部被绳之以法,战犯重新上台执政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日本,由于美国的庇护和扶植,不仅头号战犯裕仁仍然端坐在天皇的宝座,而且成批战犯重返政坛、军界。象东条英机内阁商工大臣、甲级战犯岸信介等军国遗臣充任战后首相、大臣者,司空见惯。他们本身就是当年的军国主义者,靠他们和没有接受过正确“二战史观”教育的新一代政治家,如何能真正反省。

特此申明:参考了凤凰网历史频道的几篇相关文章,特此感谢,原作者不明

康姓的历史人物

康子元。唐代经学大师,会稽(今属浙江省绍兴)人,字右昌,号毓奇。唐开元四年(731)丙辰年科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宗正太卿,成为历史上的改革家而名垂史册。后因上疏安史隐患不纳,遂请旨入闽观风,居建宁府建阳县,现有遗迹子元公墓在建阳,为入闽康氏始祖。

康日知。唐代著名武将,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人,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其子康志睦,也勇武善驰射,累迁大将军,因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民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

1946年11月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条约约定:中美两国人民与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另一个国家旅游、求学、定居、做生意(关税低至只有几个百分点)。

是不是看上去很公平?是不是有似成相识的感觉?和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时,公知们吹嘘的一样:“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更便宜的价格买国外商品。”

在1946年,但是一个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国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自由“友好通商”会是什么后果?

大量外国货(主要是美国货)潮水般涌进中国:从汽油到汽车,从电灯到电影,从面粉布匹到棉纱白糖,从口红丝袜到领带皮鞋,甚至铁钉和香烟都是USA制造!国内民营企业几乎无法生存,纷纷倒闭——大量民族企业倒闭的后果就是大量工人、职员失业,城市次序失控。老百姓连饭碗都丢了,还能“过上好日子吗”?1947年10月国民政府财政就崩溃了。

当全民都开始使用美国货的时候,意味着全国老百姓吃穿用度都在用国民党政府外汇储备!这么干别说是民国,就是现在的美国也扛不了几天啊!

以史为鉴,大家明白中国政府为什么硬怼美国贸易战了吧。同时,贸易战时宣传美国是为中国老百姓谋福利的公知有多么混账!

好了,关于康德是哪国人和康姓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55329918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zxsgy.com/55797.html